权宦心头朱砂痣 第126节_权宦心头朱砂痣
红豆小说网 > 权宦心头朱砂痣 > 权宦心头朱砂痣 第126节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权宦心头朱砂痣 第126节

  “赵王叔当初走的时候,让儿臣转告给父皇的话,父皇可还记得?”

  “赵王叔说,至高位者,必须明白这一点。赵王叔对父皇满心期待,父皇也请别辜负了赵王叔的一片心。”

  “父皇!”

  元兴帝抚摸金座的扶手许久,叹道:“赵王弟说得对,坐在这个位子上,不能蝇营狗苟。唉……”

  最后这一声叹,叹的是长子身为一国储君,却没有至高位者的眼界。

  这个事必须给赵王一个交代。内阁也十分恼火,因北疆实是国门,北疆若失守,胡虏能直接打到京城墙下来。从前京城就因为这个,曾经差点迁都。

  只这个事,该给谁来办?

  若在景顺朝,钦定的案子,毫无疑问就都给牛贵来办了。

  元兴帝却犹豫了。

  他是极喜欢牛贵的,但内心深处,也始终存在着一分对牛贵的畏惧。他得了牛贵这柄刀,有一种获得了父亲的力量的成就感,但同时也知道,这柄刀太锋利了,不好驾驭。

  牛贵能把一个案子办成多大的滔天大案,大家都是知道的。他只怕这个事交给牛贵来办,最后会无法收场,伤及太子。

  元兴帝犹豫许久,最终给了赵烺一道手谕。

  “你来办这个案子,你素来机敏会办事,记得要办得漂亮些,给你赵王叔一个交代。”他谆谆叮嘱,“但把你大哥择出来。老四,你把这事办好了,你大哥自会感激你。以后爹不在了,你日子好过。”

  赵烺心情非常复杂。

  跟景顺帝比起来,元兴帝真的是个好爹了。他还是希望儿子们都能和和睦睦,都能善终的。

  只大家都走到这一步了,金座就在眼前,谁能放弃得了呢?

  他带着复杂的心情回到齐王府,把手谕给了霍决:“我们办得漂亮些,给赵王叔一个交代。”

  手谕裱着明黄色的祥云纹绫锦,因是下给亲王的旨意,用的是玉轴。每一处精致的细节,都代表着权力。

  霍决将手谕卷起来,握在手中,抬起眼。

  “是。”

  第122章

  元兴三年,京城的人认识了一个新的名字——齐王府永平。

  齐王府的永平拿着皇帝的谕旨,代齐王奉旨办案。

  这个人手段酷烈,不亚于监察院。他从下面开始着手,一路往上掀,最终把兵部侍郎、工部侍郎都掀落了马,下了刑部的大狱。兵部尚书眼看着不好,自己先上表求致仕。元兴帝给了他一个体面,许他致仕了。

  内阁便空了一个位子。

  对于经历过许多次腥风血雨的京城来说,这次的事情其实还不算什么,顶多一场小风暴。因波及进去的都是相关的人,明眼人一看就知道:“齐王做事有度,没有牵连无辜。”

  但即便这样,刑部的大狱基本上都满了,弄到最后赵烺都有点不安,跟霍决说:“要不然……适可而止?”

  霍决知道他担心什么,跟他保证:“绝无构陷,全都查有实证。”

  赵烺松了口气。他还是信霍决的。

  只他又琢磨了一下,道:“所以……竟败坏至此吗?”

  从前他在湖广,也不是不知道吏治败坏,只那干他什么事。他的眼界被限在了襄王府里,只想着跟兄弟争抢利益。

  可现在,他的眼界已经高过了许多人。他心中有江山,自然眼睛看到的便是大局,想到的便是社稷。

  只要将这江山社稷当成是自己的,再看这些蝇营狗苟,就无法容忍了。

  霍决道:“其实,还有别的事。”

  他把几份供词给了赵烺看。赵烺看完,面色微变。

  “虽是攀咬出来的,也不是不能一起办了,但跟北疆军备的案子又没有关系。”霍决道,“主要还是,涉及的人太多了,这么得罪人的事,现在不适合咱们来办。”

  赵烺愠怒,问:“那怎么办?就不管了吗?”

  “那怎么成。”霍决嘴角扯扯,“不是还有牛都督呢吗?”

  北疆的案子基本上定案了,太子得了个“督查不力”的罪名,从里面择了出来,罚了半年的俸,在东宫闭门思过三个月——这三个月还是从五月里就算起的,因七月里皇长孙大婚,太子必须放出来充门面。

  皇长孙娶了肃国公的嫡长孙女为妻。肃国公府也是开国八公之一,老牌的勋贵了。

  按说该是一场热热闹闹的婚礼,偏办得冷冷清清。

  没办法,因七月里,正是霍决查案子如火如荼,天天枷了人往刑部大狱里送的阶段。

  且太子虽然从里面择了出来,依附他的那些人可没有这样的好爹护着,宛如大树上的枝枝杈杈,都叫霍决大刀阔斧地砍了去。让太子成了光溜溜的光杆子。

  成了婚,便是大人了。

  但皇长孙没有住在东宫里。因东宫其实挺小的,就没设计成几代人合住。

  正常年月,皇帝有了儿子,很多在儿子十一二岁的时候便立了太子了。少年太子便住在东宫里,一边陪伴父皇母后,一边接受皇太子应接受的教育。

  年纪大些,在东宫迎娶太子妃,立几个嫔,生几个孩子,一家子住在这里。等到某一天,皇帝四五十岁突然嗝屁了,太子就原地升级了。

  从景顺朝开始就不太对了——因景顺帝实在活得太久了。

  景顺帝成年登基,一登基便立了嫡长子作太子。那时候景顺帝年轻能干,一副中兴之主的模样,太子少年聪慧,未来可期。

  谁想到……太子在东宫长大,读书,学习,成亲,生子,纳妾,生子,生子,生子……一直到,太子的儿子都要娶亲了。东宫塞得满满的,大家挤着住。

  皇帝还活得比谁都健康呢!

  太子实在也受不了了,上书给皇帝,想搬出去住。

  景顺帝许了,让太子在外面另开府。太子带着一大家子高高兴兴搬进了宽敞富丽的新家,憋了半辈子了,才舒心了几天,就薨逝了。

  后来民间就有说法,便是说太子擅离其位,漏了龙气,才薨的。太子就应该好好待在东宫里才是。

  所以元兴帝的太子虽然都三十多岁了,还是在元兴二年底搬入了新修缮的东宫。

  但秦王府皇帝并没有收回去,也是考虑到景顺朝太子的情况和本朝太子的情况——都是年纪老大的太子,都是一大家子人,东宫挤不下。

  三月里叶氏生了孩子,老內侍过来一杯鸩酒要了她的命,也是死在了东宫里。

  皇长孙跟着先住进了东宫。待他七月里成亲,元兴帝许他与妻子住在宫城外的旧秦王府里。太子其他的儿子若成亲,到时候也一并住进来。就太子始终留在东宫,虽然老大年纪了,也还得读书学习。

  如此,既使太子不离其位,又解决了实际的居住问题。

  只如今,皇长孙要见亲爹,就得入宫。

  “听说父王近来颇多饮酒?”皇长孙来了便质问。

  太子烦闷:“我就喝点酒而已。”

  皇长孙道:“这里离乾清宫才多远,我都能知道,父王以为皇祖父会不知道?”

  太子把酒杯摔到地上:“你和我谁是爹?”

  皇长孙忍住气,道:“现在正是我们家困难之时,儿只是希望父亲振作起来。”

  “我怎么振作!如今人也没了,钱也没了!”太子道,“也没人敢投靠来……”

  “那些人都没什么用。”皇长孙却道,“父亲从一开始就找错人了。”

  太子抬起眼来。

  皇长孙道:“牛都督,才是我们该笼络的人。”

  太子道:“你当我不知道。他今年做寿,我送了多重的礼,他可曾多看我一眼?”

  皇长孙道:“牛都督在乎的根本不是金玉珠宝,牛都督需要的是我们的诚心。牛都督若真不在乎父王,之前何须出手相助?”

  看着太子瞪着的眼睛,皇长孙叹了口气:“父王到现在都不明白,没有人因为父王是太子,便理所当然该帮父王。”

  太子沉浸在“嫡”字中太久了,总觉得什么都理所当然。然而这里是京城,是禁中。这里是全天下最高声宣扬着礼教却又最视礼法为无物的地方。

  太子道:“牛贵那个人,一根筋的,他只效忠皇帝。我虽是太子,他也不会效忠我。”

  皇长孙根本不信这一套。

  他道:“父亲在宫里行事多有不便,牛都督那里,交给我吧。”

  太子对结交牛贵已经不报期望,只挥挥手:“随你。”

  北疆军备的案子定了案,不仅办得漂亮,且让元兴帝最满意的是分寸拿捏得好。既把这个案子该撸下来的人都撸下来了,又没扩大化,株连无辜。

  赵烺在元兴帝的心里很是加了几分。

  谁知道赵烺得了嘉许,并没有特别高兴的模样,却又递上了一份折子:“审讯中,难免动刑,一动刑,难免攀咬。咬出些别的事来,永平有分寸,不乱出手,只我一个人知道,父皇看看吧,该怎么办,父皇定夺。”

  元兴帝念叨了一句:“你那个永平啊,还挺能干……”

  说着,接过来折子打开看了看,脸色微变。过了片刻,把那折子重重摔到案上,冷笑:“这就是国家的栋梁之才!什么读书人,一帮子伪君子!”

  他抬眼看了看赵烺。

  如今元兴帝对赵烺非常满意,觉得他很能干,便道:“这个事,也你去办吧。”

  赵烺笼起手来不客气地拒绝了自己的亲爹:“才不干。我一个闲散王爷,这么结仇的事,您找牛都督去。”

  元兴帝:“……好吧。”

  元兴三年八月,北疆军备案落定,五品以上涉案者二十余人,以下百余人。这是元兴帝登基以来,第一次对朝臣开刀,第一次让百官见到他弥勒佛般的笑容下的狠厉。

  太子虽然被择了出来,但他吞下去的钱如数吐了出来。毕竟北疆的军甲还要重新打造,没钱不行。

  这一次,元兴帝把督造的差事交给了齐王赵烺。

  元兴帝将牛贵唤了去,给他看了赵烺递交上来的东西:“你看看吧,朕要气死了。国之肱骨啊!”

  牛贵展开看了看,毫不稀奇,那帮子读书人,从来都是这样的。他只抬眼问:“陛下想怎么办?”

  元兴帝道:“你看着办。”

  牛贵点了点头。

  但他没有立刻离开禁中,他去了老內侍住的小院里。

  “找哥哥讨杯茶喝。”他道。

  老內侍亲手泡了茶。牛贵啜了一口,赞道:“哥哥这沏茶的手艺,无人能比。”

  老內侍道:“岁数大了,鼻子舌头都不灵了,沏得没有以前香了。”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hdxsw.cc。红豆小说网手机版:https://m.hdxsw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